它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了中医的科学原理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2022-09-25 12:05:34   来源:人民网  阅读量:19961   
  导读:用UNIQ系统解读治未病原理图。 邵丽正在指导队员使用UNIQ系统。 邵丽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母亲张顺华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从小随父母采药,读医书背汤,接受中医教育本科就读...

用UNIQ系统解读治未病原理图。

邵丽正在指导队员使用UNIQ系统。

邵丽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母亲张顺华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从小随父母采药,读医书背汤,接受中医教育本科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后回来遵从父母的处方在皖南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王永炎院士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来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作日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发来贺信,祝贺邵丽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

中医治病的原理是什么如何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为了讲清楚,讲明白中药的科学原理,清华大学北医十字中医研究所所长邵丽教授潜心研究20余年,深入探索中药复杂系统的奥秘,首次提出符合中药整体特点的生物网络,网络靶点理论,开辟了中药网络药理学方向

当探路者可能比当医生更有意义。

学医过程中,经常有人问我,上火清热是什么中医治病的道理是什么中医强调治未病为什么肿瘤等疾病被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中医能更好地治病吗邵丽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但要回答它们并不容易

几千年来,中医一直用望,听,问,感,中药方剂等方法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可是,中医未能根据现代科学对患者体内发生的事情做出解释邵丽指出,现代医学生命科学中经常采用还原论,即对局部进行深入研究,但对患者整体规律的了解不够把一个整体拆成零件相对容易,但把零件重新组装成一个整体,特别是组装成人体这样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就困难得多了因此,很难直接套用现成的方法来探讨中医的治疗原则

如何找到新方法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探索很可能失败,但总得有人去尝试,因为中医需要现代化,需要转型,需要发展邵丽说,对我来说,当探路者可能比当医生更有意义

考虑到这一点,1999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时,邵丽提出了中药与生物分子网络有关的假说——中药与单个生物分子无关,而是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网络以及网络的动态变化有关,这可能代表了中药的全部当时恰逢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生物信息学的兴起,自动化系三论一智的学科特点与中医学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非常契合

在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专家李院士的支持下,于2001年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开始了生物信息学与中药现代化的大跨度跨学科研究,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中药现代化探索之旅。

取宏观之象,比微观之象等等,力求诚信创新。

中医和自动化的学科跨度很大如何既能守住中医基础,又能掌握情报学原理,做到整体性和创新性

邵丽介绍,打开中医运行机制的谜题有三个难点:如果不深入体内,说不清中医理论与基因,蛋白质,细胞等现代微观因素的关系,就难以揭示中医的科学内涵,如果只采用目前医学上常用的单因素还原分析方法,容易失去中医宝贵的整体特征,难以保持正确,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微观层面的数据积累薄弱如何从微观和系统的角度解释中医的整体特征,也对情报学提出了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邵丽昏了头经过反复思考,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将中医的整体思维运用到微观生物层面,相当于在人体的黑匣子中建立一个导航系统,然后综合计算中西药物和生物分子的关系,从而支撑中医的创新发展

经过多年的探索,邵丽和他的团队建立了一个中西医分子网络导航系统——UNIQ系统UNIQ系统借鉴了《黄帝内经》中广泛使用的中医整体观‘取象比类’的思想邵丽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表型网络,生物分子网络,中西药物网络之间存在宏观—微观模块关系例如,临床表型越相似,网络上聚集的相关基因和基因产物就越多基于这一规律,邵丽带领团队开发了中西药物表型,生物分子网络和中西药物的关系推断算法,实现了致病基因和药物靶点同时预测的国际最高精度通过计算,系统分析疾病机理与药物作用之间的关联,在生物分子网络上定位和导航疾病与药物的内在联系

目前我们已经做了中西医表型—细胞—分子—中西医关系的全局预测,算法还在发展完善中邵丽说,这些算法的开发,不仅使中医思维能够在微观层面发现规律,也使现代医学生命科学积累的大数据能够为中医所用它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了中医的科学原理,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胃癌预治疗系统很早发现胃癌

UNIQ系统建立后有哪些新发现。

借助UNIQ系统,我们从中医寒热辨证论治的概念入手,构建了中医寒热证的生物分子网络,初步揭示了中医寒热证与代谢—免疫失衡相关的生物学基础,也发现了寒热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清热散寒药物的作用机制邵丽表示,通过宏观和微观信息的整合,UNIQ系统帮助实现了中药精准研发的关键技术突破以UNIQ系统为核心的一系列专利技术也在30多种中药和标志物的研发中转化实施特别是团队利用UNIQ系统开发了智能早筛—极早诊断—精准早治三位一体的胃癌中西医精准诊疗系统

我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44%,胃癌早期诊断率长期低于10%,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现实问题中医强调治未病,《黄帝内经》也提出脾胃之间,寒热不一...大聚会是开始受中医经典理论的启发,邵丽认为胃癌发生前会有一个较早的阶段,可以预警癌变的发生找出这个阶段的特点,提前阻断,就有可能达到胃癌治未病的目的

利用UNIQ系统,结合大规模临床病例的收集和检测,邵丽带领团队发现了胃癌极早期这一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医的胃虚,寒热实证在中医典型病例中也发现了冷热舌苔菌群等新的标志物,特别是首次构建了胃炎癌转化的单细胞网络,发现了与早期胃癌细胞高度接近的极早期胃癌细胞通过对连续2700多例胃炎癌转化的验证,发现该标志物可将胃癌的预测提前10个月,准确率达85%如果检测出的极早期胃癌细胞处于胚胎期,中医药的干预有可能延缓甚至阻断其癌变,有望为解决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低的问题提供突破口

中医强调‘治未病’,所以我们把胃癌‘智能早筛—极早诊断—精准早治’三位一体的体系称为‘治未病’体系邵丽说,围绕胃癌中西医极早的特点,团队还开发了智能中医管理系统,发现了精准预防中药,开展了胃病中成药的机理分析,将胃炎癌精准诊疗水平提升到了中医水平,这一成果还应用于胃癌高发地区,支持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医学分中西医,患者分中西医。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有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其实就是中医西化对此,邵丽有不同的看法

中医现代化不是西化医学分中西医,但病人和科技都不是战胜疾病,维护人体健康,是中西医学的共同目标目前肿瘤等疾病高发,中西医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揭示中医药科学原理,不断提高中医药解决疾病,维护健康的能力这就是中医现代化邵丽强调,中医和现代科学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

在他看来,中医诊疗思路的整体性特点和丰富的经验,可能会孕育出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突破目前单因素还原论研究模式的局限,建立以中西医和生物大数据为基础,以信息化,系统化为特征,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中医网络药理学等关键技术有望构建符合中医整体特点的自主创新体系,更好地揭示中医奥秘,更好地维护健康,实现中医整体性

清华大学中医交叉研究所

2020年,依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结合多系力量,成立清华大学北京中医学院这是清华第一个中医药交叉研究所,也是第一个依托信息学科在国内外综合性重点大学建立的中医药交叉研究所

邵丽的团队汇集了来自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中医和生物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在中医交叉研究中,团队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人才淡化各自专业的界限,向着共同的问题和目标汇聚智慧和力量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备案号:闽ICP备18016234号-1    jy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Copyright @ 2012- 房产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